技术文档   Support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档 > 技术文献

流行性脑膜炎

2013-7-15 17:19:49      点击:
概况 

  脑脊髓膜是围绕在脑组织及脊髓周围的一层薄膜,脑膜炎就是脑脊髓膜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几种不同的细菌均可以引起脑膜炎,而奈瑟氏菌引起的脑膜炎(流脑)因可以引起流行,因而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当1805年一场爆发疫情席卷瑞士的日内瓦时,人们才首次描述了本病。1887年,人们才鉴定出该病的病原体?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 
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有12个亚型或血清型已被鉴定出来,而其中四种(即奈瑟氏菌A、B、C和W135)可引起流行。不同血清型的脑膜炎双球菌的致病性、免疫原性和引起流行的能力不同。因而,鉴定出引起每一个散发病例的脑膜炎双球菌的亚型对控制本病流行是至关重要的。 

  传播途径 

  脑膜炎双球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咽部分泌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近距离、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如接吻、对着某人打喷嚏或咳嗽、居住在一个密闭的住所或宿舍(如新兵或学生)、共用餐具或饮水器具等)都可以造成本病的传播。该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4天。 

  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仅可感染人类,没有动物宿主。人鼻咽部可携带该种细菌,由于尚未可知的原因,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可突破人类的防御系统,通过血液达到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的感染。据估计,不管什么时候,人群中都有10-25%的人携带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当然,有疫情发生的时候,携带率也许更高。 

  临床特点 

  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项强直、发高烧、对光敏感、意识模糊、头痛和呕吐。即使得以早期诊断并给予合适的治疗,也有5-10%的病人死亡,通常在出现症状后24-48小时之内死亡。细菌性脑膜炎可导致10-20%的幸存者出现脑损害、听力丧失或认知障碍。一种较为少见但是却更为严重的(通常是致命的)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疾病是脑膜炎双球菌性败血症,其特征性表现为出血性皮疹和迅速导致循环衰竭。 

  诊断 

  流脑疑似病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及腰穿出现化脓性脑脊液;有时镜检可在脑脊液中查见细菌。确诊依据为从脑脊液或血液标本中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而对其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则需要进行更为特异的实验室检测。 

  治疗 

  流脑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在临床上应被视为急诊。有必要将病例收入医院或卫生中心住院治疗。不需要隔离病人。在做了腰穿后应尽快给予抗生素治疗(如果先开展抗生素治疗得话,将很难从脑脊液中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 

  治疗上可选用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和头孢曲松。在非洲,当出现疫情时,在卫生资源有限的地区可选择氯霉素油剂,因为事实证明给予单剂的、长效的氯霉素油剂是有效的。 

  流脑的流行病学:受威胁人群及地点 

  流脑在世界各地的小范围内散在发生,具有季节性。在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细菌性脑膜炎中,流脑所占的比重不同。在温带地区,病例在冬春季节增多。在欧洲和美洲,绝大多数的病例都是B群和C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加拿大、美国(1992-1993年)和西班牙(1995-1997)均报道了几起由C群引起的局部爆发疫情。近10年来,新西兰的流脑疫情尤其活跃,平均每年发病500例。大多数的病例都是由B群引起的。 

  非洲的几次大范围流行都是由脑膜炎双球菌A和C群引起的,而在亚洲则通常由A群引起。除了非洲,只有蒙古在近几年(1994-1995)报道了一次大范围的流脑流行。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W135群与几次大规模的爆发疫情有关。2000和2001年,数百名参加沙特阿拉伯麦加朝圣的清教徒感染了W135群脑膜炎双球菌。2002年,W135群脑膜炎双球菌又出现在巴基亚菲绍,导致13000人发病,其中1500人死亡。 

  非洲脑膜炎地带 

  流脑负担最重的是被称为“脑膜炎地带”的次沙哈拉非洲,包括西至塞内加尔,东至埃塞俄比亚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的人口估计有3亿。出现高度地方流行性的这一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社会习俗。在干燥的12月-1月,由于受沙尘暴及寒冷的夜晚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人鼻咽部的局部抵抗力下降,发生流脑的危险性增加。与此同时,家庭居住环境过于拥挤、朝圣带来的大量人员流动及地方举办的传统集会等都使脑膜炎奈瑟氏菌更易传播。上述因素就是在“脑膜炎地带”12-1月份发生流脑大范围流行的原因。由于群体免疫(指当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已接种疫苗,因而传播被阻断,从而对未接种者也起到保护作用)的存在,流脑发生周期性流行。在非洲,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A群、C群及W135群是引起流脑的主要血清群。 

  在非洲几次大的流行中,流脑的罹患率在100/10万-800/10万,但个别社区报告的罹患率可高至1000/10万。作为一种地方病,年幼儿童的罹患率最高,而在流行期间,年长儿童、青少年及青年人也可被感染。 

  1996年,非洲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流脑爆发,超过25万人发病,其中25000人死亡。在那场危机之后到2002年期间,该地区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223000例的流脑新发病例。受流脑影响最大的国家是巴基亚菲绍、乍得、埃塞俄比亚和尼格尔。2002年,巴基亚菲绍、埃塞俄比亚和尼格尔发生的爆发疫情中报告的病例就占整个非洲大陆报告病例总数的65%。此外,“脑膜炎地带”似乎还在向南推进。2002年,在Great Lakes地区的村庄和难民营中爆发了流脑,导致2200人发病,其中200人死亡。 

  预防 

  有几种疫苗可预防本病。30多年来一直使用的多糖体疫苗,可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用于预防A、C、Y和W135群引起的流脑。一种单价的用于预防C群脑膜炎双球菌的疫苗近期已在发达国家注册,该种疫苗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这种疫苗的免疫原性良好,特别对于对多糖体疫苗反应不佳的2岁以下儿童也可产生保护。所有这些疫苗已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副反应轻微而罕见。但是,在接种后的10-14天之后,疫苗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作用。 

  在下列情况下开展免疫接种: 

  常规接种:曾经尝试开展常规的疫苗普种,但其效果却受到广泛的质疑。例如,沙特阿拉伯对全人群开展常规的免疫接种。苏丹和其他国家常规对学龄儿童开展免疫。预防性的免疫接种可用于保护受威胁的个体(如旅游者、军人和清教徒)。 

  保护密切接触者:当发生散发病例时,需要通过免疫接种及服用抗生素来保护密切接触者。抗生素主要在疫苗尚未发挥保护作用之前提供对密切接触者的保护。用于化学性预防的抗生素主要有:利福平、四环素、螺旋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曲松。 

  控制疫情的应急接种:在非洲“脑膜炎地带”,主要通过加强流脑的流行病学监测和使用氯霉素油剂果断治疗流脑病例的方法来控制流脑流行。不可能通过常规的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脑的流行。因为多糖体疫苗仅能提供3-5年的保护期,并且由于2岁以下的儿童缺乏产生抗体的能力,因而不能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此外,即使大规模地开展流脑疫苗接种也不能提供足够的群体免疫。因而,为控制爆发疫情,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流脑流行时,应对疫点的每一个区域都开展大规模的接种,包括邻近地区。据估计,如果立刻实施大规模的应急接种得话,可阻止70%的流脑病例发生。 

  W135的出现:双价的A+C疫苗在非洲广为应用,但W135奈瑟氏脑膜炎双球菌作为流行株的出现意味着要重新修订控制策略。一种四联的可预防A、C、Y、W135群的多糖体疫苗已经问世,但其高昂的价格和有限的数量限制了该苗在非洲的使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与一厂家达成了协议,生产一种平价的可预防A、C和W135群脑膜炎双球菌的多糖体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防制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包括防止流行和应对流行两方面内容的防制策略。防止流行的重点在于监测,包括病例发现和调查及实验室确诊。这意味着要加强及早识别流行的监测和检测能力,建立国家级和地区级的疫苗贮存,不断发展和更新应对流脑流行的全国计划(包括准备、应急和反应)。世界卫生组织对有疫情的国家经常提供这一领域的技术支持。 

  在1995-1996年非洲发生大规模的爆发疫情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协助建立了关于“提供疫苗、控制流脑流行的国际性合作组织(ICG)”,以确保即使在贮备有限时,也能快捷及有平等的机会获得疫苗、注射用药物及氯霉素油剂。该组织由来自联合国(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非政府组织、技术合伙人及私人机构的人员组成。 
世界卫生组织正致力于消灭作为公共卫生难题的脑膜炎双球菌性疾病和确保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常规的卫生服务控制散发的流脑病例。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途径是生产出更高效的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开发这样的疫苗。 

  旅行者健康信息 

  建议前往受流脑爆发疫情威胁地区的旅游者接种疫苗。沙特阿拉伯要求前往麦加和Mamadan Omra朝圣的清教徒至少在到达该国前的10天接种可预防A、C、Y和W135群脑膜炎双球菌的四联疫苗。(参考资料: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旅行和卫生。接种要求及健康建议)。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译自 
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141/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