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猫抓病

发布时间:2014-4-21 16:32:56      浏览次数:
      猫抓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者常表现为皮肤或头面部淋巴结病变,而在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生严重的全身性病变。

      猫抓病的初期症状为,被抓伤后的三至十日内在胳臂、手、头和头皮处出现水疱或小的肿块。这些出现的症状往往会被误判为虫咬的结果。其实,这是一种被称为接种性的伤口,细菌常常通过这里传入人体内。在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中,大约有70%的人有被猫挠抓过的记录。在被猫爪挠抓过后的两周内,接种性伤口附近的淋巴结就会肿胀,摸起来比较软。这些肿胀的淋巴结通常见于腋下、颈部以及锁骨处,肿胀淋巴结的直径从1至5厘米不等,同时周围还伴随着一片红肿区,这种淋巴结红肿可持续数月之久。对于大多数被猫挠抓过的人来讲,淋巴结红肿即可表明其已染上了“猫爪病”,但约有三分之一被猫抓过的人会出现较常见的病状,如发烧至38度以上,疲劳、没有胃口、头疼等。在被猫挠抓过的人中,还大约有14%的人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的“猫爪病”症状,如接种性伤口处会出现溃疡,耳朵周围出现肿胀的淋巴结等。其他一些可能的症状还包括骨炎、肺炎、肝和脾肿大,查不出原因的持续高烧等。这些症状出现后通常会持续两周左右的时间。“猫爪病”好起来比较慢,但能自己痊愈。 

       脑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脑炎或脑膜脑炎,发生于淋巴结肿大后1~6周,病情一般较轻,很快恢复,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即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加。重病症者的症状常持续数周,可伴昏迷及抽搐,但多数于1~6月完全恢复,偶或致残或致死。 
在被轻微抓伤后3~10天内,患者的抓伤部位常发红并覆以直径达6cm的水泡,很快水泡变为脓性。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触摸时有疼痛。稍后,淋巴结内可化脓并穿破皮肤引流。病人感全身不适、没有食欲、有发热和头痛。约10%的病人还有其他症状,如眼部症状引起视力变化,或脑水肿引起头痛和昏迷。 
大多数感染者,皮肤伤痕和淋巴结肿大在2~5个月内消失。疾病恢复很完全,但在有艾滋病的患者如发生猫抓病则非常严重。
猫抓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原发皮损:在被猫抓、咬后3~10天,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疼痛不显著;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浓疱,偶尔可穿破形成小溃疡。经1~3周留下短暂色素沉着或结痂而愈。皮损多见于手、前臂、足、小腿、颜面、眼部等处,可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 
        二、局部淋巴结肿大:抓伤感染后1~2周(5~50天),90%以上病例的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初质较坚,有轻触痛,直径1~8cm不等。25%患者的淋巴结化脓,偶或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个月内自行消退,少数持续6~24个月。邻近甚或全身淋巴结也见肿大。 
        三、全身症状:大多轻微,32%~60%有发热(>38.3度)、疲乏(29%);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反应伴体重减轻(14%);头痛、脾肿大、咽喉痛和结膜炎各占13、12、9和5%。结膜炎伴耳前淋巴结肿大系猫抓病的重要特征之一,有助于诊断。 
        四、不常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根据大系例(1250例)的综合分析,少见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有脑病(2%)、慢性严重的脏器损害(肝肉芽肿、骨髓炎等,2%)、关节病(关节痛、关节炎等,<1%)、结节性红斑(<1%)等。其它尚有短暂性斑丘疹、多形红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腮腺肿大、多发性血管瘤和内脏紫癜(多见于hiv感染者)等,均属偶见。 
        五、全身表现:猫抓病常常有被猫抓咬或密切接触猫的病史,一般在3~7d后在抓咬处局部出现皮肤非化脓性炎症,如红斑或丘疹;继之出现头面部肉芽肿性或化脓性淋巴结病变。主要全身表现有低热、头痛、寒战、全身乏力、不适、厌食、恶心或呕吐等。由于猫抓病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不需治疗,仅有少数患者发生淋巴结外转移,引起全身病变,偶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炎、心内膜炎、脑炎、脑膜炎或脑动脉炎,此种情况更常见于艾滋病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者。 
        六、眼部表现:猫抓病的眼部病变较少见到,主要表现有视神经视网膜炎、结膜炎或视网膜血管炎症等,主要症状有眼前一过性黑影或中心视力下降,也有少数患者不出现视力障碍。 
1、Leber视神经视网膜炎:Leber于1916年首先描述这类眼部病变,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盘水肿和黄斑部星芒状渗出,并将其命名为视神经视网膜炎。Dreyer等1984年报告27例此类患者,并命名为Leber特发性星芒状(idiopathicstellate)视神经视网膜炎,现已证明其病因多为巴尔通体感染。因此,Kerkhoff等又将眼部猫抓病命名为拟眼巴尔通体病(presumed ocular bartonellosis)。猫抓病的最常见、最典型的眼部表现为视神经视网膜炎,常出现于全身感染症状后1~2wk,眼底表现为视盘及视盘周围水肿,并伴有黄斑部水肿及星芒状渗出。有时可出现局灶性或多灶性灰白色视网膜病灶。视野检查可出现生理盲点扩大、中心或傍中心暗点。瞳孔检查可出现相对性瞳孔传入缺陷。经过一段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恢复大部分视力,少数患者遗留有视盘灰白色和黄斑部星芒状渗出,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功能损害。有时患者表现为单纯的视盘炎或不伴有视力下降的视盘水肿。Fish等报告1例视盘周围血管瘤病(peripapilliary angiomatosis)病人,眼底表现为视盘水肿、视盘周围小血管纡曲扩张、乳头黄斑区视网膜浆液性脱离、视网膜有散在出血和浸润性病灶。经抗生素治疗后视网膜下浆液吸收,部分视力恢复。当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病变时,可出现一些眼部症状,如眼肌麻痹、动眼神经麻痹、视盘水肿或视野缺损等。 
2、Parinaud眼腺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单侧滤泡性结膜炎、同侧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和低热三联症。主要症状有结膜红肿、充血和有分泌物。此综合征可由多种致病微生物感染引起,其中猫抓病是最常见的病因。 
3、葡萄膜炎:Soheilian等报告1例中间部葡萄膜炎患者,眼部表现为眼底中周边部的视网膜血管周围渗出并蔓延至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出现细胞,视盘和黄斑部均无异常。Rothova等测定138例各种葡萄膜炎患者血清,结果9例阳性,其中8例为全葡萄膜炎。 
4、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炎性病变,眼底表现为单灶多灶性视网膜血管炎症,可伴发或不伴发于视神经视网膜炎症。还可出现视网膜下灰白色的限局性浸润性病灶,伴有散在性点状出血。其他少见表现还有视网膜结节、浆液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分支动脉(或静脉)阻塞等。 
5、黄斑部浆液性脱离:Zacchei等报告1例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患者,并不伴有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提示当患者有接触猫的病史或出现猫抓病的全身症状时,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的浆液性脱离有可能归因于猫抓病。 
6、其他表现:猫抓病的其他眼部病变还有坏死性或结节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结膜血管瘤病、前房或玻璃体炎性细胞、多灶性脉络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