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知识

谨防“舌尖上的刺客”——广州管圆线虫病

发布时间:2025-11-24 10:13:40      浏览次数:

亲朋好友聚餐,生鲜食品备受青睐。在享受舌尖美味的同时,有一种潜藏的“刺客”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广州管圆线虫。今天就带大家全面了解这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与家人。

广州管圆线虫,因最早在广州的鼠体内发现而得名,是一种主要寄生在鼠类肺部血管的寄生虫。成虫形态细长,呈线状,乳白色。它偏爱温暖环境,其幼虫(感染期幼虫)会寄生在福寿螺、褐云玛瑙螺(俗称非洲大蜗牛或东风螺)和蛞蝓等软体动物体内。


关键点在于:人类是它的非正常宿主。一旦感染,幼虫无法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但它们会在体内移行,尤其是钻入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主要途径: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螺肉,尤其是福寿螺和褐云玛瑙螺,是导致大规模感染的最常见原因。


●其他风险:生食或半生食被幼虫污染的淡水虾、蟹及鱼类(作为转续宿主),或在加工过程中交叉污染其他食物。


●接触风险:处理生的、受感染的螺类或蛞蝓后,未彻底洗手就接触口鼻,也可能造成感染,儿童尤其需要注意。



感染后通常有1-3周的潜伏期,随后急性发病。它主要引发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包括:


●剧烈头痛:最为典型,多为胀痛、刺痛或撕裂样痛,难以忍受,颈部僵硬与皮肤触痛。


●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感觉异常:如皮肤有针刺感、虫爬感


●严重情况:可侵犯脑神经,导致面瘫、视力模糊,甚至引发昏迷、呼吸衰竭,有死亡风险。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并有可疑饮食史,务必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阿苯达唑是首选治疗药物,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配合对症支持治疗。




预防远胜于治疗,请务必牢记以下几点:


1.彻底煮熟食物坚决不食生或半生的螺、鱼、虾、蟹等水产品。福寿螺等即使经过爆炒,若时间不足也难以完全杀灭幼虫。


2.生熟分开:处理生鲜的刀具、砧板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厨具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注意个人卫生:接触可能带有寄生虫的蔬菜、泥土,或处理螺、蛞蝓后,必须用肥皂和流水彻底洗手。


4.加强环境卫生:消灭鼠类,减少寄生虫的源头;同时注意清除庭院内的螺类和蛞蝓。


广州管圆线虫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核心就在于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守好“舌尖上的安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追求美味不忘健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