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来了黄热病
黄热病从被发现已有300多年历史,以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和地区一直没有黄热病病例报告,甚至有传言说,亚洲人不会罹患黄热病。但是从近期我国发现亚洲首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来看,黄热病并不会区分人种。
我国南方部分省市有可以传播黄热病的埃及伊蚊分布,而且我国和黄热病流行区的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商业贸易和旅游往来,一旦不能对输入病例做到早期发现、有效隔离和及时治疗,不但感染黄热病的个人会危及生命,还可能经伊蚊叮咬造成本土传播。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疾病,经蚊传播。黄热病,顾名思义,“黄”是“黄疸”,“热”为“发热”,也就是说,发热和黄疸是黄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黄热病属于国际检疫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有输入风险,我国按照甲类传染病报告。
历史
其实是个古老的疾病
说起黄热病,它其实是个古老的疾病。早在1648年,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首次证实黄热病的流行。17-19世纪,黄热病通过交通工具传到欧洲和美洲,在近2个世纪内,黄热病经常是非洲、美洲和欧洲一些地区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进入20世纪后,黄热病主要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流行,但是发病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确定。由于种种原因,在非洲和南美洲,黄热病病例只有少部分被官方报告。据估计,非洲流行区有1%的严重肝病患者是由黄热病所引起。每年全球约有20万黄热病病例,3万人死亡,其中90%发生在非洲。
传播
类型不同渠道有异
黄热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有合适蚊虫地区,可引起大流行。
黄热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感染黄热病的人和猴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特别是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
黄热病可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两种。
城市型以埃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以“人-埃及伊蚊-人”的方式循环。
丛林型的媒介蚊种比较复杂,有非洲伊蚊、辛普森伊蚊、趋血蚊、煞蚊等,以“猴-非洲伊蚊或趋血蚊等-猴”的方式循环。人因进入丛林被蚊虫叮咬而感染。
感染黄热病毒者80%以上是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可是,由于黄热病的隐性感染和轻型病例不易被发现,对本病的传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症状
临床表现分四期
被黄热病病毒感染的患者,只有5%-20%出现临床症状,其余为隐性感染。
一般被病毒感染后3-6天出现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黄疸、尿少和出血等,严重时可出现肝功能、肾功能衰竭和胃肠道出血等而危及生命。
临床过程分为四期:感染期、缓解期、中毒期(又称肝肾损害期)和恢复期。
感染期:病毒血症期,持续3-4天。发热起病(体温常为39℃,可高达41℃),全身不适,可伴有头痛,畏光,腰骶、下肢疼痛(特别是膝关节),肌痛、厌食、恶心、呕吐、烦躁、易怒、头晕等,但症状和体征相对非特异性。
缓解期:持续可达48小时。以发热和症状的减轻为特征,多数可在此期开始恢复,但此期也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病情已经开始好转。
中毒期(又称肝肾损害期):约15%的患者进入该期。发病后3-6天进入该期。体温再次升高,全身症状重新出现,如衰弱,恶心、呕吐,上腹疼痛,黄疸,少尿和出血。约20-50%的患者进入该期后死亡。
肝功能不全:转氨酶升高,以谷草转氨酶升高更明显,胆红素升高,严重可表现为肝功能衰竭。
肾脏功能不全:蛋白尿、尿素氮、肌酐升高,甚至肾功能衰竭。
出血:咖啡样呕血、黑便、血尿、子宫出血、皮肤淤点、淤斑、鼻衄、牙龈出血、针穿刺部位出血。胃肠道出血。
损伤:心肌酶升高,相对缓脉等。
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不全:可见精神异常、烦躁、抽搐、神志恍惚和昏迷。
恢复期:
疲乏可持续数周。黄疸和异常的血清转氨酶可持续数月。
恢复期很少发生死亡,如有死亡,多因心肌炎、心律失常或心脏衰竭所致。
预后:
发病后第2周是预后的关键。
预后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包括无尿、休克、低体温、烦躁、谵妄、顽固性呃逆、癫痫、低血糖、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潮式呼吸、神志恍惚和昏迷。
诊疗
诊断须鉴别治疗无特药
对来自黄热病流行疫区,出现发热、黄疸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黄热病可能,通过检测黄热病病毒特异性抗体和核酸来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在黄热病的流行地区,同时也是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西尼罗河病毒感染、寨卡病毒感染以及其它出血热(如拉沙热、马尔堡出血热、埃博拉病毒病、玻利维亚和阿根廷出血热、刚果-克里米亚出血热和裂谷热等)的流行地,因此,需要和这些疾病进行鉴别。同时,还要与流感、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和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本病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以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
预防
疫苗接种很关键
黄热病主要通过防蚊、灭蚊以及疫苗接种来预防。其中接种黄热病疫苗对防止暴发流行和保护个人起到关键作用。
常用黄热病疫苗为17D毒株减毒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黄热病毒感染。抗体一般于接种后7-10天出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种1剂可以提供长达10年的免疫保护,甚至终身保护。9月龄以上、没有发热、无鸡蛋过敏、新霉素过敏以及无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均可接种。对前往有黄热病流行的南美洲、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为防止在境外感染黄热病,建议至少提前10天接种疫苗。
对计划前往疫区国家和地区的人员,除了接种黄热病疫苗外,还应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如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物等,避免蚊虫叮咬,尤其是白天咬人的蚊子。
对从疫区国家和地区返回的,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入境时要主动申报,及时就诊并主动向医生告知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文/蒋荣猛 (北京地坛医院)
- 上一篇:北京已确诊4例输入性黄热病病例 2016/3/21
- 下一篇:北京现我国首例输入性黄热病 患者从安哥拉回京 201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