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兔热知识介绍
什么是野兔热
野兔热(tularaemia)又称兔热病、土拉热、土拉菌病、土拉弗氏菌病、土拉弗伦斯病和土拉弗伦斯菌病,是一种主要感染野生啮齿动物并可传染给家畜和人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脾和其他内脏点状坏死变化为特征。
一、分布危害
本病由McCoy(1911)首先发现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土拉县(Tulare county,新定译为图莱里县),以后在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陆续报告本病。
本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美国(49个州)、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挪威、瑞典、奥地利、法国、比利时、荷兰、德国、芬兰、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希腊、瑞士、意大利、南斯拉夫、前苏联、泰国、日本、喀麦隆、卢旺达、布隆迪、西非诸国等均有流行。
由于本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易感动物广泛,容易形成自然疫源性,因而难以消灭,在公共卫生方面也意义重大,毛皮、肉类加工人员、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作人员都容易受到感染。动物感染野兔热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美国羊群中的多次流行,曾造成大批动物死亡,康复的羊群大都体质衰弱,羊毛断裂,脱落,严重影响毛皮产量和质量,对旅游业也有一定的影响.
二、疾病病原
该病病原为土拉热弗朗西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该菌原属巴氏杆菌属,现为弗朗西氏菌属(Francisella),该属共有三种细菌,F. philomiragia在抗原和脂肪酸组成方面与土拉弗朗西氏菌相类似,另一种为新杀手弗朗西氏菌(F.novicida),与土拉弗朗西氏菌属于同一生物型,有人建议将其命名为土拉弗朗西氏新杀手变种(F.tularensis biovar novicida)。
根据对家兔等实验动物的致病性及分解甘油的能力不同,土拉弗朗西氏菌被分为旧北区变种(欧亚变种,也称B型菌)和新北区变种(美洲变种也称A型菌),A型菌多数能分解甘油,毒力强,B型菌多数不分解甘油,对人毒力弱,此外,尚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变种。
土拉弗朗西氏菌是一种多形态的细菌,在动物血液中近似球形,在培养物中呈球状、杆状、豆状、丝状和精子状等,大小约为0.2-1μm×1-3μm,无鞭毛,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美蓝染色两极着染,经3%盐酸酒精固定标本,用碳酸龙胆紫或姬姆萨染液极易着色。
该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较高,在普通琼脂和肉汤中均不生长,只在加入胱氨酸、半胱氨酸、血液或卵黄的培养基中生长,常用的凝固卵黄培养基,接种材料含菌量较大时,能形成具有光泽的菌落,表面凹凸不平,边缘整齐。病料如接种葡萄糖胱氨酸血液琼脂,很容易形成突起、边缘整齐的菌落。该菌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也能生长,在卵黄囊中生长茂盛。最适生长温度35-37℃,PH6.8-7.2。若从动物或人体初次分离,一般培养需3-5天。
生化特性测定时,在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需加胱氨酸和马血清,PH极恒定才能进行。本菌发酵糖及醇的能力较弱,所有菌株都能发生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多数菌株发酵甘露糖和麦芽糖,不发酵乳糖、蔗糖、鼠李糖、木胶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醇和山梨醇,在含半胱氨酸的培养基中能产生H2S,不形成吲哚,能分解尿素,还原硫黄、美蓝、孔雀绿,不还原刚果红,过氧化氢酶阳性。
本菌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在低温条件下和在水中能长时间生存,在4℃的水中或潮温的土壤中能存活4个月以上,且毒力不降低,在动物尸体中,低温下可存活6-9个月,在肉品和皮毛中可存活数十天,但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在直射阳光下只能存活20-30min,紫外线照射立即死亡,60℃以上高温和常用消毒剂可很快将其杀死。
三、流行病学
易感动物广泛,野生棉尾兔、水鼠、海狸鼠及其他野生动物,家畜、家禽都易感染发病,人因食用未经处理的病肉或接触污染源而感染发病。已发现有136种啮齿动物是本菌的自然储存宿主。
该病的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共有83种节肢动物能传播该病,主要有蜱、螨、牛虻、蚊、蝇类、虱等,通过叮咬的方式将病原体从患病动物传给健康动物,被污染的饮水、饲料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一般多见于春末、夏初季节,也有在秋末冬初发病较多的报道。野生啮齿动物中常呈地方性流行,大流行见于洪水或其他自然灾害时,肉用动物中,绵羊尤其羔羊发病较为严重,损失较大。
四、临诊症状
临诊症状以体温升高、衰竭、麻痹和淋巴结肿大为主,各种动物和每个病例的症状差异较大。潜伏期为1-9天,但以1-3天为多。
兔:一些病例常不表现明显症状而迅速死亡,大部分病例病程较长,呈高度消瘦和衰竭体表淋巴结肿大,常发生鼻炎,体温升高1-1.5℃。
绵羊和山羊:自然发病绵羊较多,病程1-2周,病羊体温升高到40.5-41℃,脉搏增数,呼吸浅快,精神萎顿,垂头或卧地,后肢软弱或瘫痪,体表淋巴结肿大,2-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但随后又常回升,一般经8-15天痊愈。妊娠母羊常发生流产和产死胎。羔羊发病较为严重,粘膜苍白、腹泻、麻痹、兴奋或昏睡,不久死亡。
牛:症状不明显,妊娠母牛常发生流产,犊牛发病呈全身虚弱、腹泻、体温升高、多为慢性经过。
马、驴:症状轻重不一,一些病例没有明显症状,母畜可发生流产(孕期4-5个月的母畜多发),病驴体温升高1-2时,伴随食饮减少和消瘦。
猪:自然发病多为小猪,体温升高1-2℃,精神萎顿、厌食、腹式呼吸、咳嗽,病期7-10天,死亡不多。
禽类:无特征症状
人:由于感染途径不同,有肺炎型、腺肿型、胃肠型和伤寒型,死亡率不足1%,多呈良性经过。
五、机理病理
病原侵入途径不同引起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存在差异,急性病例,由于病原菌很快进入血液系统,迅速发生败血症而死亡,尸僵不全,血凝不良,淋巴结肿大、出血、坏死,表面呈紫黑色,腹腔大量积液,胃肠出血。多数情况下,侵入体内的病原菌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病菌在细胞内存活很长时间,引起淋巴结肿大发生炎性反应。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突破网状内皮系统,侵入血液,形成菌血症,肝、脾、肾等内脏器官受侵害而充血、肿大、有时形成白色坏死灶。病程较长时,尸体极度消瘦,皮下少量脂肪呈污黄色,肌肉呈煮熟状,淋巴结显蓍肿大,呈深红色,肾苍白表面凹凸不平。骨髓也可见有坏死灶。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徐华
2013/05/15
- 上一篇:土拉热病知识介绍 2014/4/14
- 下一篇:专家:蜱虫可传播许多传染病 发现叮咬别自己拔 201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