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和临床特点

2013-10-20 9:45:51      点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下午召开媒体座谈会,介绍了我国对此次非典型肺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进展情况,并进一步细述了该病的临床特点。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流行病学专家李立明教授说,确定暴发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一般需要5个步骤:1、核实诊断,确证暴发;2、现场调查,探索病因线索;3、采取及时措施控制疫情,现场采样,寻找病原;4、开展系统研究,验证病因假说;5、确证病原,提供政策性建议报告。目前调查工作已进行到第4步,离确证病原和提供政策性建议报告已经不远。 
  中国疾控中心与广东省的专家经联合调查,发现此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有这样一些特殊之处:1、发高烧、干咳,没有一般流感的流涕、咽痛等症状,也没有通常感冒常见的白色或黄色痰液,偶有病人痰中带血丝,病人呼吸急促,个别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2、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烧时白细胞会升高,而此病患者白细胞正常或下降;3、X光胸片特点与临床症状分离,一般的肺炎是先有很重的临床症状,这时从X光片可看到肺部有阴影变化,而此病在临床症状还不重时,X光片中已显示肺部出现絮状阴影,且发展很快,两侧肺同时进展,所以建议所有有感冒发烧症状的病人到医院要立刻拍X光片;4、通常情况下,出现发烧、高热症状,用抗生素治疗都会有效,而此病用抗生素大部分无效;5、约有7%的病人需作人工呼吸,大多数病人可自愈,个别病情恶化凶险。 
  根据上述特点,专家们确定了对此次非典型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血像、胸部X光片、是否有疫区旅行史。 
  经现场调查,专家们寻找到此病的一些流行病学规律:1、发病率在男女间无差别,从年龄看,青壮年占70%,而一般流感、非典型肺炎患者多为老年和幼年;2、从职业看,医务人员为高发人群;3、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现象;4、此病第一代传播的潜伏期在4—5天,第二代在10天左右,其病原的传染力在传播中逐渐下降;5、广东地区发病高峰在今年2月上中旬,目前疫情已明显下降。 
  为什么医务人员成为此病的高发人群?专家们调查发现,大部分医务人员是由于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密切接触病人又无任何防护措施,引起感染。专家们认为,这与近些年我国疾病谱发生变化,很多传染病得到控制,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有关。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医务人员被感染明显减少。 
  调查研究中,通过病原形态学、免疫学、细胞培养、细菌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专家们认为此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可以排除以下病原体的可能性:支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出血热病毒、肺炎衣原体、鹦鹉热等。同时,我国病毒学专家通过电子显微镜,在所收集的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5例非典型肺炎病例的肺、脾、肝、肾和淋巴结等尸解标本中,首先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应用10种组织进行病原培养分离,结果在4种尸体标本感染的组织培养细胞中发现大量衣原体样颗粒;经用培养制备的抗原对30例恢复期非典型肺炎患者进行血清学检测,有29例为阳性,而对另外30份非疫区其他疾病病人血清进行检测,29份为阴性。依据形态学和血清学观察、检测结果,专家们认为,上述衣原体样颗粒可能是此次非典型肺炎的病因之一,进一步确认还需经动物模型等实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