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疟疾不可怕 治疗时机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6-10-21 9:42:50      浏览次数:
【典型病例】李某,55岁,湖南岳阳人,去年下半年发现自己出现畏寒、寒战、发热、出汗等症状,自行休息、饮水后症状缓解,反复多次出现上述症状,自认为“感冒”,未就诊,也未用药物治疗。

  4天后患者症状加重,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如浓茶,遂去当地综合性医院就诊,医生考虑为疟疾,因无抗疟药物,患者转至长沙市疟疾治疗定点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就诊,并于当天下午突然出现明显畏寒、寒战、发热,伴随神志改变,呼之不应,医生考虑为脑型疟疾。虽经抗疟及对症支持治疗,但患者因未及时就医导致病情加重,于当日晚死亡。

  经详查,患者发病前,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务工,在国外,患者居住在工地上的板房中,虽然宿舍内有蚊帐,平常着长衣、长袖,但经常受蚊虫叮咬,无其他防蚊设备。

  【专家解析】申晓君表示,患者由于疟疾防范意识不强,在疟疾发病初期,将其误认为“感冒”而导致发展为重症疟疾,最终因治疗时机被延误而死亡。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由疟原虫寄生人体所致,是一种通过按蚊叮咬传播的虫媒传染病。主要流行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少数国家也有传播。疟疾初期主要为周期性出现全身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转变成重症疟疾,可进一步危及生命。

  人在受到感染的蚊虫叮咬7天或7天之后(一般是10至15天),会出现临床症状。近年来长沙市疟疾病例均为境外输入,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交流的频繁,旅游业的兴起,人员流动增大,长沙市输入疟疾病例也相应增加。

  申晓君强调,疟疾病人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病情将缩短,并可避免死亡。长沙市存在能传播疟疾的媒介是“中华按蚊”,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及时诊断治疗,还有助于减少疟疾传播。

  因此,从高疟区返家,要及时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当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时,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近期曾前往高疟区。

  预防和减少疟疾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防止蚊虫叮咬。室内可通过杀虫剂浸泡蚊帐、喷洒杀虫剂,室外可在身上涂抹蚊虫趋避剂,穿长衣、长裤等避免蚊虫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