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警惕伤寒 手足口 狂犬病来袭

发布时间:2015-6-2 10:09:45      浏览次数:

夏日炎炎,各种病菌开始迅速繁殖生长,从而引发了多种夏季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根据以往夏季高发传染病的情况,记者近日到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采访,请专家支招如何预防夏季传染病。

夏季是我州伤寒与副伤寒的高发季

近年来,我州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弥勒、开远、建水、个旧、红河、泸西等县市属于高发地区。据悉,当前,甲型副伤寒是发病较多的一种。“目前国家已研制的疫苗仅对伤寒有预防作用,人群对甲型副伤寒的免疫力极低。”据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管医师吕韬介绍,伤寒、副伤寒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腹胀等,体温一天比一天高,一周内可达39至40摄氏度以上,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传播,夏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期,病人以儿童和青壮年为主。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平时应多喝开水,吃熟食,尤其注意个人卫生和就餐卫生;生食瓜果前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凡发现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病人,应及时到医院诊断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高温天气狂犬病高发有效预防需及时

“我州自2008年报告狂犬病以来,病例呈上升趋势,去年报告16例,今年一季度又报告4例,因狂犬病死亡率100%。”吕韬说,在被猫、狗抓咬后看到只有牙印、爪痕,也应接种疫苗,防止病毒从轻微破损处侵入人体。在出现伤口破损出血时,更应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此提醒市民,进入夏季,被猫、狗抓咬伤的患者增多,一旦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到正规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处理、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提防儿童手足口牢记15字口诀

家有小朋友的家庭更要注意,孩子若出现发热或疱疹症状时,家长得留心,孩子可能是感染手足口病了。今年1月至3月,我州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34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148例,上升116.43%。累计报告数居前5位的县市依次为:弥勒市(594例)、泸西县(370例)、蒙自市(331例)、开远市(302例)和石屏县(160例)。吕韬介绍,每年5月至10月份是我州手足口病高发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夏季比较常见,95%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但疾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防可治的。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牢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预防15字口诀。流行季节关注孩子身体变化,有发热或疱疹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诊治。手足口病居家治疗时,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应避免带孩子外出或与来家串门的孩子接触,以免传染他人;有发热超过38.5摄氏度、3天以上退热效果不佳、精神差、嗜睡、反复呕吐、肢体抖动或肢体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或减慢、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等症状要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不要在村卫生所继续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另外,吕韬介绍,夏季也是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等的高发季节。预防肠道性疾病,市民应养成“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的良好卫生习惯。蔬菜水果要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清洁水冲洗3遍以上;外出旅行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尽量避免食用生冷食品,如发生腹泻应及时就医。

相关链接

●什么是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密切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毛巾、牙杯、玩具、床上用品、内衣及医疗器具等,均可能造成本病传播。

手足口病有什么症状?

感染手足口病后,一般仅有轻度不适,多以发热起病,多数患儿在口腔、手、足、臀部和肛周等处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部分患儿会出现咳嗽、呕吐、咽痛、咽部充血等感冒样表现。

手足口病有疫苗吗?多长时间可治好?

目前没有疫苗,但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防治的。经对症治疗,绝大多数患儿在7—10天体温下降、皮疹消退,不会留下后遗症,也不会留下疤痕。重症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多数也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