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存在登革热发病风险
记者昨天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受今年东南亚登革热疫情流行较往年重,周边地区也发生疫情,今年雨量较往年多,蚊子孳生密度增高较往年来得早,且伊蚊孳生密度比往年高等影响,江门今年出现本地登革热病例的风险较大!
据了解,上月江门曾出现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截至目前,无本地病例报告。
曾出现一例输入性病例
近段时间,中山等地出现登革热病例的情况引起市民关注。昨天,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除了6月份曾出现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外,未出现本地登革热病例。
据了解,6月27日,市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该患者曾到东南亚某国旅游,期间出现发热症状,回国后被诊断为登革热,属输入性病例。接到报告后,疾控中心迅速作出反应,派出除四害专业队采用车载式超低容量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对患者居住地农林社区的公共环境进行喷洒药物杀灭成蚊,并联合市病媒生物防治协会、蓬江区爱卫办、仓后街道办事处、农林社区居委会等单位,在农林社区开展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孳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工作。
据悉,上述患者经过治疗已于7月1日康复出院。
本地登革热病例风险较大
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长陈茂余介绍说,今年以来,江门除了6月份出现1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外,截至目前,未出现本地登革热病例。
不过,陈茂余也表示,今年江门出现本地登革热病例的风险较大。陈科长分析说,今年东南亚登革热疫情流行较往年重,江门周边地区也发生疫情。此外,今年雨量较往年多,蚊子孳生密度增高较往年来得早,且伊蚊孳生密度比往年高。
江门将进入登革热高发期
据了解,登革热病是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花脚蚊)叮咬人传播的传染病,由于目前尚无可以应用的登革热疫苗,预防控制登革热的唯一有效措施是控制蚊媒,切断传播途径。据悉,江门地区登革热高发期是8~10月份,因此,预防登革热不能掉以轻心。
如何才能更好地预防登革热病发生?市疾控中心除四害专业队区博文队长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个人防护意识,注意预防;建议家中有水缸的居民要给水缸加盖,每隔3~5天清洗一次,室内的花瓶、盆景每5~7天换水一次;对室外蚊虫易于栖息的场所进行翻盘倒罐,并填塞竹洞、树洞,定期大面积灭蚊,不留死角,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
预防登革热话你知:
(一)翻盆倒罐,清除孳生地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应每隔5~7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也可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二)避免被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
1.穿浅色长袖衣裤;
2.在外露的皮肤涂驱蚊液;
3.睡觉时挂好蚊帐;
4.门窗安装纱网;
5.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8时至10时,下午4时至6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运动后应尽快洗澡,保持皮肤清爽。
(三)一旦自己或家人有发热等不舒服症状,怀疑感染登革热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
(四)近期打算到东南亚旅游的市民,要做好个人防护。
回国后,要自主观察10天,每天至少测量体温2次,若有登革热疑似症状,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旅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