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中非卫生合作带来新机遇
2015年10月24日,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杨优明在赞主流媒体《每日邮报》发表题为《“中国神药”为中非卫生合作带来新机遇》的署名文章,介绍屠呦呦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中非医疗合作前景等有关情况。全文如下:
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很高兴获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作为抗疟疾“中国神药”青蒿素的主要发现者成为这份诺奖的获得者之一,屠呦呦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大陆人。
屠呦呦生于1930年12月30日,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是当今中国一位伟大的女性科学家。屠呦呦研制青蒿素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疟疾的治疗主要使用氯喹或奎宁,但这种方法治疗成功率不断降低,疟疾感染率呈上升趋势。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中国领导人的亲自指示下,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具有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
屠呦呦所在团队于1969年参加“523项目”。1971年,屠呦呦受到中医药典籍启发,提出用乙醚低温提取青蒿有效成分,并且报告了青蒿提取物的抗疟效果。1972年,“523项目”研究人员成功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屠呦呦成为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
青蒿素的神奇在于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对脑疟等恶性疟疾有很好治疗效果,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中显示了奇效。尤其在疟疾重灾区非洲,青蒿素已经拯救了上百万生命。据世卫组织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而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赞比亚、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近年来疟疾死亡率显著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泛使用青蒿素复方药物。
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世卫组织认为,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效果最好的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
正因为如此,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指出,青蒿素和阿维菌素的发现,从根本上改变了寄生虫疾病的治疗,仅就非洲而言,每年就能拯救10万人的生命。因此,屠呦呦被授予诺贝尔奖当之无愧。
中国与非洲各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合作历史悠久,成效显著。1963年以来,中国累计向非洲派遣援外医疗队员2.43万名,超过2.7亿人次的非洲患者接受诊治,51名中国医疗人员永远安息在非洲大地。2014年3月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及时伸出援手,为相关国家成功抗击疫情作出积极贡献。
今年10月,第二届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在南非开普敦举办。会议决定,今后3年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派遣1500名援外医疗队员,支持20所高水平的中国医疗机构与非洲医院开展对口技术合作,提升非洲国家临床专科治疗水平,鼓励10所大型中国制药和医疗器械企业通过技术转移等方式与非洲伙伴开展合作,在非洲国家生产、维护并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当前,疟疾仍是威胁包括赞比亚在内非洲国家人民的顽疾。随着屠呦呦研发青蒿素得到诺贝尔奖的肯定,可以预见,中非双方将以合作抗疟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合作,为增进非洲人民福祉、促进中非人民了解和友谊作出新贡献。正如中国卫计委主任李斌在南非开普敦出席第二届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上所说,青蒿素的发明“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是中医药对人类健康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进一步推动中非在卫生领域的合作”。
- 上一篇:PigType Toxoplasma Ab 2015/10/29
- 下一篇: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份为流感高发季 少去人多场所 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