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活跃乙脑流行 青岛成年患者增多
近期岛城天气凉爽,被夏季高温压制一个多月的蚊子开始活跃,市民普遍感觉今年“秋蚊子”特别多。“秋蚊子”肆虐,岛城流行性乙型脑炎进入高发期,多家医院已经有确诊病例,有的还发出了预警。
中年男子患乙脑,医院发预警
“24日从青医附院转过来一名乙脑病人,目前病人还在恢复期。”25日,记者从青岛市传染病医院获悉,这名患者为50多岁的男性,因为发烧、呕吐被青医附院收治,后来被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24日,医生和疾控中心专家对其会诊后,转至青岛市传染病医院。
“病人目前意识清醒,也不发烧了,但脑部没有完全恢复,反应迟钝。”接诊医生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由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目前没有特效药,只能对症处理,这种病致残率较高,容易留下后遗症。因为儿童接诊疫苗的较多,乙脑感染向成年人转移。
24日,青医附院内部发出公告,称近期医院发现疑似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多例,乙型脑炎疫情形势严峻,各科室临床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发现乙脑疑似病例应立即网上和电话上报。
今夏高温不爱动,蚊子秋后开始活跃
专家指出,乙脑进入高发期与蚊子进入秋季活跃期有关系。
“一个夏天都没被蚊子咬,前几天在菜市场逛了十分钟,腿上就被咬了三个包,秋蚊子太厉害了!”市民赵先生说。和赵先生一样,不少岛城市民反映自己夏天没怎么被蚊子打扰,最近不仅被蚊子咬了,还咬得很厉害!
“很多人将蚊子和夏天联系在一块,认为夏天是蚊子最猖狂的时候。其实不然。”青岛市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防制科主任姜洪荣说,26℃到30℃之间最适合蚊子生存,17℃以下、40℃以上时蚊子不爱出来活动,秋天才是蚊子的活跃期,给大家造成秋蚊子多的错觉。
姜洪荣指出,因为今年春天气温低,6月初才发现蚊子,7月的蚊子密度也比往年低不少,蚊子的活跃期整体比往年晚了一个月。今年夏天岛城又遭遇了多年不见的高温天气,热跑了不少蚊子,人们安安稳稳过了个夏天。现在气温下降,憋了一个夏天的蚊子终于出来了。
秋季咬人的多是“花蚊子”
人们“谈秋蚊子色变”,除了秋蚊子数量多,不少人感觉秋蚊子咬人最毒。青医附院皮肤科副主任汤占利日前接诊了一名患者,患者回农村老家过中秋节时被蚊子咬了脚,回到青岛抹了点碘酒。结果包越来越大,最后肿得都不能走路了。“患者被蚊子咬后挠破了皮导致感染,幸好没有发高烧。”汤占利说。
姜洪荣介绍说,秋后比较活跃的蚊种是青岛7种蚊子中的白纹伊蚊,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花蚊子”。白纹伊蚊攻击性强,袜子和薄衣服都能咬透。秋天是蚊子的繁殖期,也是蚊子一年内最后的“黄金期”。雌蚊子不吸血,卵巢无法发育,为了延续后代,雌蚊子要吸大量的血补充营养,抓紧产卵。
对于人们认为的“秋蚊子毒性更强”,姜洪荣说,秋天活跃的多为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咬人狠,可能让大家有这样的感受。秋天的蚊子不一定毒性更强。
“随着气温下降,蚊子活跃不了多长时间了。”姜洪荣说,20℃以下蚊子就不爱出来活动,10℃以下时,蚊子开始越冬。
乙脑和蚊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由蚊虫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虫叮咬带有病毒的动物,乙脑病毒在昆虫体内增殖,再叮咬人,病毒传到人体引起感染发病。
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由于蚊虫可携带病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所以蚊虫不仅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也可长期带有病毒。
- 上一篇:皮肤利什曼病的治疗及预后 2013/9/27
- 下一篇:外籍游客患登革热后入境 检疫人员将其遣送回国 201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