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输入疟疾病例倍增 他们筑起安全屏障

发布时间:2014-11-24 14:18:04      浏览次数:

他们到农村稻田、养猪场抓捕按蚊;好不容易抓回的蚊子在实验室“绝食”,奄奄一息,他们不得不伸出自己的手臂喂饱蚊子;当有疟疾病例出现,就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治重症病患时,他们指导用药,共同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他们就是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团队――一半以上是博士,平均年龄仅38岁的防治科研团队。

防控输入病例抢救危重患者

疟疾是经感染性按蚊叮咬或输入携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江苏省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已经消失数年。然而,就在这种传染病淡出人们视线时,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和劳务输出增加,从非洲和东南亚输入到我省的疟疾病例却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去年全省报告疟疾病例300多例,今年以来,发病人数已比去年同期增长15%。

“除了病例数增加,输入性疟疾又以恶性疟为主,容易因延误诊治而造成重症甚至死亡。”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疟疾团队遇到了新挑战。一名患者出现发烧、头痛、腹泻等症状后到医院就诊,他告诉医生,可能是吃坏了肚子。被当作胃肠炎治疗了四天,病情反而加重,在医生的再三询问下,他才将自己去过非洲的经历相告,进一步检查,果然查出疟原虫。但由于延误最佳诊治时机,恶性疟导致多脏器衰竭,患者最终不治身亡。“许多年轻的医务人员从未遇到过此类病例,也缺乏这样的意识。如果当普通发热治疗疟疾,可能延误诊治。为此,疟疾团队制作了提醒式的鼠标垫等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和用品,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相关的防治宣教。并且积极参与疟疾患者的救治工作。只要接到危重病例报告,就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一名4岁的女孩随父母从莫桑比克来锡十多天被查出患有恶性疟疾。入院时精神萎靡,生命垂危,其家人已经准备放弃治疗。疟疾专家及时到医院现场,根据病情指导临床医生使用抗疟药品和处理并发症。经过医务人员共同努力,十天后女孩病情减轻,转出了重症监护室,不久康复出院。

开展科学研究,誓以鲜血伺候“死敌”

疟疾团队目前有一半以上是博士,平均年龄38岁,他们除开展输入性疟疾防控外,还承担着消除疟疾相关科研工作。为研究疟疾传播媒介按蚊的生态习性、传疟作用和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每到夏天疟疾团队工作人员白天顶着烈日到水稻田边、沟渠旁捕捞蚊子幼虫,傍晚到农村养猪场捕捉按蚊成蚊回实验室进行饲养研究。他们全然不顾汗湿的衣背和蚊虫叮咬的肿块,还有裤脚的粪渍和身上残留的粪味,有时还得“以身试法”,用自己的身体作为诱饵来吸引蚊子……雌性蚊虫必须交配、吸血后才能产卵。可是,这些在野外生存的按蚊刚进入实验室时,却拒绝自然交配、不肯吸食实验用小白鼠的血。为成功获得实验所需蚊虫,工作人员不得不通过人工强迫交配技术使雌蚊受精。有时候,眼看着好不容易抓回来的蚊子饿得奄奄一息,工作人员毫不犹豫捋起衣袖,把手臂伸进笼子喂蚊子。

为研究和评估输入性疟疾造成当地传播的风险,他们从现场取回感染疟原虫的血样,进行实验室培养。但疟原虫口味极其刁钻,不是新鲜的血液一概不接受。由于不知道病人的血型,o型血的团队工作人员经常被临时抽血来伺候这些“死敌”。随着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连续培养技术的突破,疟疾团队开展了疟原虫的体外驯化和培养。近5年来,他们获得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国内外科研项目的资助。(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