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传播寨卡病毒这种花蚊子最危险
寨卡病毒病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主要由媒介蚊虫叮咬传播。近年来寨卡病毒病在全世界肆虐流行,并引起新生儿小头症、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严重后患。2016年2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国际关注的新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防控。我国的蚊虫是否有可能感染寨卡病毒?何种蚊子最容易发生感染、病毒携带?发生过登革热流行的华南,尤其是广东、海南地区,是否也存在潜在的寨卡病毒病流行风险?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晓光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新发传染病杂志》上在线发表《寨卡病毒在中国的传播媒介研究》,通过让数百只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致倦库蚊实验室感染寨卡后观察、检测、分析。陈晓光表示,比较起来,埃及伊蚊传播寨卡病毒病的媒介能量要高出白纹伊蚊一倍。但鉴于白纹伊蚊在我国的广泛分布,而埃及伊蚊分布区域很小。“白纹伊蚊成为我国传播寨卡病毒病的最主要媒介的可能性更大”。
寨卡病毒病爆发流行
与登革热有相似之处
始发于南美,随后随着人们的全球化流动将病毒带出南美,进而感染输入地的蚊虫,并通过带毒蚊的叮咬传播,最终形成当地本地病例的发生、蔓延。这是寨卡病毒病流行的一大特色,也就是在短短的两年间,寨卡病毒病已经在南美、东南亚、北美、乃至大洋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传播。
由于传播媒介无处不在,极易孳生的蚊虫,寨卡病毒病这一从旅游获得病例的出现和输入,到本地蚊虫感染,继而到本地大范围散播的传播特性其实与其他的蚊媒传染病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甚至黄热病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埃及伊蚊的外潜伏期为4天,也就是这种蚊子在自己感染病毒后的4天,就具备了通过叮咬来感染人类的传染力。
而白纹伊蚊的外潜伏期为10天,它在感染后10天才有传染给人类的能力。
全部138只埃及伊蚊中,最终在唾液腺检出病毒的 有78只 ,5 6 .5 2 %埃及伊蚊能够传播寨卡病毒。
而138只白纹伊蚊中,有29只唾液腺检出病毒,21.01%的白纹伊蚊能够传播寨卡病毒。
而库蚊,自始至终没有在唾液腺、头部检出过病毒。
【公司名称】
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20-82574011 13802525278
【公司传真】
020-32206070
【电子邮件】 Service@jianlun.com
【腾讯 QQ 】 712982228 712628584
712628583
【公司网址】 www.jianlun.com
【公司地址】
广州市清华科技园创新基地番禺石楼镇创启路63号二期2幢首层
- 上一篇:陕西确诊首例H7N9禽流感病例 患者曾在市场买现杀活鸡 2017/5/4
- 下一篇:5月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 2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