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档   Support
联系我们   Contact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档 > 技术文献

什么是疟疾

2013-7-21 14:38:03      点击:

疟疾是感受疟邪引起的以寒战、壮热、头痛本病常发牛于夏秋季节,但其它季节亦可发生,疾颈如险而瘿,水土之使然也,可皆海中之物,但得二味,投之于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类疾病:

  我国人民对疟疾的认识甚早,远在殷虚甲骨义中就有“疟”字的记载,而疟疾之名,则首见于《内经》,《内经》对其病因.证候、治法作了详细的讨论:《素问·疟沦》指出疟疾的病因是“疟气”,“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该篇还描述了疟疾发作的典型症状:“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在治疗时机选择上,《素间·刺疟》提出:“凡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早在们申农本草经》就明确记载常山及蜀漆有治疟的功效。《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篇阐述了瘅疟、温疟,牝疟等各种不同类型疟疾的辨证沦治,并指出疟久不愈,可以形成痞块,称为“疟母”,其所列之鳖甲煎丸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晋代《肘后急方·治寒热诸疟》认为其病因是感受山岚瘴毒之气,并明确提出青蒿为治疟要药。隋代《诸病源候沦》提出间日疟和劳疟病名。该书《劳疟候》指出: “凡疟积久不瘥者,则表里俱虚,客邪未散,真气不复,故疾虽暂间,小劳便发”,《备急干金要方》除制定以常山、蜀漆为主药的截疟诸方外,还用马鞭草治疟。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沦·疟病不下篇 各论第四章 肝胆病证

  夫幼相若,若染时行,变成寒热,名曰疫

  明·张景岳进一步肯定疟疾因感受疟邪所致,而非痰食引起。《质疑录·论无痰作疟》说:“疟邪随人身之卫气出入,故有迟早、一日、间日之发,而非痰之可以为疟也”。其治疗多用柴胡等和解法。吴有性在所著《温疫论》中制定“达原饮”,用槟榔、厚朴、草果等“使邪气溃散,速离募原”。

  近年来,对疟疾有关的理,法、方、药进行了系统的发掘整理和临床研究,从而使中医关于疟疾的理沦更为充实和丰富。在疟疾的防治工作中,开展了关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证实其作用效果优于氯喹,这一科研成果,显示和发扬了中医治疗疟疾的优势。

  本节讨论内容主要是西医学中的疟疾。至于非感受“疟邪”而表现为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类疟疾患,如回归热、黑热病、病毒性感染以及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等,亦可参照本节辨治,但在辨病诊断上应加以鉴别。

  [病因病机]

  一、病因

  本病的发生,主要是感受“疟邪”,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夏秋暑湿当令之际,正是蚊毒疟邪肆虐之时,若人体被疟蚊叮吮,则疟邪入侵致病。因饮食所伤,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或起居失宜,劳倦太过,元气耗伤,营卫空虚,疟邪乘袭,即可发病。

  二、病机疟疾的病位总属少阳,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感邪之后,邪伏半表半里

  营卫之间,邪正交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发作时,邪入与营阴相争,卫阳一时不能外达,则毛孔收缩,肌肤粟起而恶寒;其后,邪出与卫阳相搏,热盛于肌表,故又转为高热;迨正胜邪却,则疟邪伏藏,不与营卫相搏,汗出热退,症状解除。至于休作时间的长短,与疟邪伏藏的深浅有一定关系,如每日发、间日发者,邪留尚浅;三日发者,则邪留较深。

  由于感受时邪不一,或体质有所差异,可表现不同的病理变化。一般以寒热休作有时的正疟,临床最为多见。如素体阳虚寒盛,或感受寒湿诱发,则表现为寒多热少的寒疟或但寒不热之“牝疟”。素体阳热偏盛,或感受暑热诱发,多表现为热多寒少之温疟。因感受山岚瘴毒之气而发者为瘴疟,可以出现神昏谵语,痉厥等危重症状,甚至发生内闭外脱的严重后果。若疫毒热邪深重,内陷心肝,则为热瘴;因湿浊蒙蔽心神者,则为冷瘴。

  本病总因感受疟邪所致,故病理性质以邪实为主。但疟邪久留,屡发不已,气血耗伤,不时寒热,可成为遇劳即发的劳疟。或久疟不愈,气血瘀滞,痰浊凝结,壅阻于左胁下而形成疟母。且常兼有气血亏虚之象,表现为邪实正虚。340 ·中医内科学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或三日发作一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等症。

  2.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输入过疟疾患者的血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脾脏肿

  二、病证鉴别

  亚.疟疾与风温发热

  风温初起,邪在卫分寸,可见寒战发热,多伴有咳嗽气急、胸痛等肺系症状;疟疾则以寒热往来,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特征,无肺系症状。在发病季节上,风温多见于冬春,疟

  疾常发于夏秋。

  2.疟疾与淋证发热

  淋证初起,湿热蕴蒸,邪正相搏,亦常见寒战发热,酸胀疼痛等症,可与疟疾作鉴别。

  3.寒疟、温疟和瘴疟

  但多兼小便频急,滴沥刺痛,腰部

  .疟发寒重热轻,或但寒不热者,为偏于寒盛,属于寒疟;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者,为偏于热盛,属于温疟;如高热不退,头痛甚则出现惊厥,抽搐,颈项强直,昏迷等症,为邪人心肝的危重症,多属疫疟(瘴疟)。

  三、相关检查

  典型疟疾发作时,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疟原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如果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血尿和脑脊液中发现回归热病原体,有助于回归热的诊断。周围血象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或肿大的淋巴结穿刺液作涂片染色找到利杜体有助于黑热病的诊断。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加,痰直接涂片可见致病细菌,x线检查可见肺病炎症征象,有助于细菌性肺炎的诊断。尿常规及中段尿检查,镜下每高倍视野白细胞在5个以上,或见白细胞管型,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m1有助于泌尿系感染的诊断。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疟疾的辨证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久暂,区分正疟、寒疟、瘴疟、劳疟的不同。

  二、治疗原则

  下篇 各论第四章 肝胆病证

  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区别寒与热的偏盛进行处理。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

  三、证治分类

  1.正疟

  发作症状比较典型,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日或间一二日发作一次,寒热休作有时,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

  证机概要: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

  冶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代表方: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两方均有祛邪截疟作用。但前方兼能和解表里,导邪外出,主治疟疾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后方偏重化痰散结,理气和中,用于疟疾痰湿困中,恶心较著,舌苔浊腻者。

  常用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常山,草果,槟榔、半夏化痰截疟;生姜,红枣调和营卫,兼顾胃气。

  痰湿偏重,胸闷腹胀,舌苔白腻,酌加厚朴、苍术、陈皮;烦渴,苔黄,脉弦数者,去生姜、大枣,加石膏、花粉清热生津,

  2.温疟

  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机概要:阳热素盛,疟邪与营卫相搏,热炽于里。

  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两方均系白虎汤加味而成,具有清热祛邪

  作用。但前方兼有疏表散寒作用,适用于温疟而有外邪束表,骨节酸痛者;后方加人参益气生津,适用于温疟热势较盛,津气两伤,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者。

  常用药:生石膏、知母、黄芩清泄邪热;柴胡、青蒿,桂枝和解疏表;常山截疟祛邪。

  表邪已解,里热较盛,发热,汗多,无骨节酸痛者,去桂枝;热势较盛而气津两伤者,去桂枝,加人参、北沙参;津伤较著,口渴引饮者,酌加生地,麦冬,石创、玉竹。

  3.寒疟

  发作时热少寒多,口不渴,胸闷脘痞,神疲体倦,舌苔白腻,脉弦。

  证机概要:素体阳虚,疟邪入侵,寒湿内盛。

  治法: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代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加减。前方功能和解表里,温阳达邪,用于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之寒疟。后方具有截疟化痰,运脾和胃作用,用于痰湿偏盛之疟疾

  常用药: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桂枝、干姜、甘草温阳达邪;常山、草果、槟榔、厚朴,青皮、陈皮散寒燥湿,化痰截疟。

  但寒不热者,去黄芩苦寒之品;寒郁日久化热,心烦口干,去桂枝、草果,加石膏,知母。

  4.瘴疟(1)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证机概要:瘴毒内盛,热邪内陷心包。治法: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

  大便秘

  代表方:清瘴汤加减。本方清热解毒,除瘴截疟,用于热瘴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者。

  常用药:黄芩,黄连、知母,银花、柴胡清热解毒除瘴;常山、青蒿截疟祛邪;半夏,竹茹和胃化痰;碧玉散清利湿热。

  壮热烦渴者去半夏,加生石膏清热泻火;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干红少津者,酌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神昏痉厥,高热不退者,急用紫雪丹清心开窍。

  (2)冷瘴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弦。

  证机概要: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甚则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舌苔厚腻色白,代表方: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本方燥湿化浊,除瘴截疟,用于冷瘴见有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呕吐腹泻者。

  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藿香、半夏、佩兰、荷叶燥湿化浊,健脾理气;槟榔、草果截疟除湿;菖蒲豁痰宣窍。 ·

  嗜睡昏蒙者,可加服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若呕吐较著,可吞服玉枢丹以辟秽和中止

  口区。

  5.劳疟

  疟疾迁延日久,每遇劳累辄易发作纳少自汗,舌质淡,脉细弱。

  证机概要:疟邪久留,气血耗伤。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发时寒热较轻,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短气懒言,用于气血亏虚,久疟不已,面色萎黄,倦怠

  常用药:何首鸟、人参、白术、当归、白芍补益气血;陈皮理气和中;生姜,红枣调和营卫;青蒿、常山祛邪截疟。

  气虚较著,倦怠自汗者,可加黄芪、浮小麦;偏于阴虚,下午或夜晚见低热,舌质红绛者,加生地、鳖甲、白薇;如胸闷脘痞,大便稀溏,舌苔浊腻者,去首乌,加姜半夏,草果芳化湿浊。下篇 各沦第四章 肝胆病证·

  此外,久疟不愈,痰浊瘀血互结,左胁下形成痞块,此即《金匮要略》所称之疟母。治宜软坚散结,祛瘀化痰,方用鳖甲煎丸。兼有气血亏虚者,配合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以扶正祛邪。

  [预防调护]

  本病为蚊虫传播,故应加强灭蚊、防蚊措施。疟疾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寒战时加盖衣被,注意保暖,多饮热开水;发热时减去衣被。如高热不退,可予冷敷,或针刺合谷÷曲池等穴。瘴疟神志昏迷者,应加强护理,注意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神志变化,予以适当处理。汗出后用温水擦身,换去湿衣,避免吹风。服药宜在疟发前2小时,发作时不宜服药或进食。饮食以易于消化、富有营养之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久疟要注意休息,加强饮食调补,如多进食瘦肉、猪肝、桂圆、红枣等。有疟母者,可食用甲鱼滋阴软坚,有助于痞块的消散。

  [结 语]

  疟疾是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疾病。病因为感受疟邪,并与正虚有关。病机多为疟邪伏于半表半里,邪正相争,则寒热发作;正胜邪却,则寒热休止。其临床表现,若寒热休作有时者为正疟;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属温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属寒疟;瘴毒内盛,病势严重,多伴神志障碍者属瘴疟;疟邪久留,耗伤气血,遇劳即发者为劳疟;疟久不愈,血瘀痰凝,结于胁下,则为疟母。

  治疗原则为祛邪截疟,并根据疟疾的不同证候论治。如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散结。

  [临证备要]

  1.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属少阳经脉部位,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在治疗上,一般多使用柴胡之剂,但必须辨证,不能见到疟疾一概使用之,临床应掌握寒热往来的症状特点使用为宜。

  2.疟疾的治疗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选加截疟药物,常用的如常山、青蒿、槟榔、马鞭草、猪莶草、乌梅等。此外,服药时间一般以疟发前2小时为宜。若在疟发之际服药,容易发生

  呕吐不适,且难以控制发作。

  3.瘴疟来势凶猛,病情险恶,治疗宜重视解毒除瘴。如出现神昏谵语,痉厥抽风等严重症状时,宜早投清心开窍药物,必要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医案选读] 中医内科学

  潞党参一钱五分,柴胡八分,生甘草六分,仙半夏二钱,川桂枝六分,熟附片一钱,炙鳖甲四钱,青蒿梗一钱五分,鹿角霜三钱,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焦谷芽四钱,生姜二片,红枣四枚。

  二诊 前方服六剂,寒热即止,接服六君子汤,加草果,姜、枣。

  (武进县医学会编.丁甘仁医案·疟疾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病案二

  陈某,女,34岁,寒热l周,每日下午先寒战,后高热,至夜汗出热衰,胸闷,呕吐

  痰涎,头痛,口千而黏,喜热饮而饮不多,大便溏,舌苔黏腻,脉濡数。查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疟邪踞于少阳,痰湿内蕴,治以和解截疟,仿小柴胡汤、截疟七宝饮加减。

  处方:柴胡、炒常山、槟榔、青蒿、法半夏各9g,知母、黄芩各6g,草果3g,青皮、乌梅各4.5g,川桂枝3g,生姜1片。

  一日服2剂,翌日疟仍作,但自觉寒热减轻,继服即不再发,7天后复查,疟原虫

  (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组编.中医内科学·疟疾.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文献摘要]

  《素问·金匮真言论》:“秋善病风疟。”《素问·疟沦》:“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风气独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

  加桂枝汤主之。”“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普济方·诸疟门》“劳疟者,以久疟不瘥,气血俱虚,故虽间歇,劳动则发,故谓之劳疟。邪气日深,真气愈耗,表里既虚,故食减肌瘦,色悴力劣,而寒热如故也。”


《医学纲目·疟寒热》:“卫与邪相并,则病作;与邪相离,则病休。其并于阴则寒,并于阳则热;离于阴则寒已,离于阳则热已。至次日又集而并合,则复病也。”

  《景岳全书·瘴气》:“人谓岭南水泉草木地气之毒,故凡往来岭南之人及宦而至者,无不病瘴而至危殆者也。又谓土人生长其间,与水土之气相习,外人人南必一病,但有轻重之异。若从而与之俱化,则免矣。”

  《症因脉治·疟疾总论》: “瘴疟之症,疟发之寸,神识昏迷,狂妄多言,或声音哑痦。”“瘴气人人脏腑,血聚上焦,败血瘀于心窍,毒涎聚于肝脾,则瘴毒疟疾之症作矣。”